終端營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放眼傳統的營銷方式,無論是形式還是效果上都開始顯出疲態。經過前期的簡單推廣和之后的小打小鬧,吊頂行業如今已到了“無促不銷”的地步,那么未來,吊頂營銷又該何去何從?
團購模式:雙刃劍
目前,吊頂行業一些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已經擁有了較為完善的經銷商渠道,通過整合經銷商資源,這些企業發起了覆蓋面較廣的團購模式。這種07年開始興起并逐漸盛行的營銷方式,同時滿足了消費者、商家和組織者三方的需求: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商家實現了薄利多銷,組織者也達到了炒作宣傳的目的,因而獲得了不錯的評價。團購的風靡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吊頂行業的知名度,改善了消費者對于吊頂銷售呆板單一的既定印象。
然而說到底,團購的成功靠的是大打低價牌,而一旦涉及到價格,就注定了團購這種模式會成為一把雙刃劍,企業受益于團購的薄利多銷,同時也受制于低價帶來的服務、質量方面的打折,這種價格上附帶的“折扣”必然會使品牌受損,從而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吊頂行業雖然還處于“諸侯混戰”的階段,但隨著品牌格局的即將敲定,盡管價格仍是品牌競爭中的重要一環,但顯然質量和服務已經開始占據制高點的位置,這就意味著以價格為賣點的團購雖然短期內能為企業帶來銷量,但從長遠來看,這種低價折扣會將吊頂的整體行業形象拉下“位”,這對于正處于品牌定局期的吊頂行業來說,無異于“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品牌聯盟:1+1>2
隨著團購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新的營銷方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2007年之后,得益于前期市場的可觀利潤,各大企業不論大小,紛紛涌入吊頂行業,競爭壓力開始出現。隨后,一場經濟危機席卷了金融行業,吊頂行業也受到波及。“一根筷子易折,十雙筷子難斷”,為了應對市場疲軟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吊頂企業開始抱團取暖,紛紛組建品牌聯盟,通過強強聯合,共同應對風云變幻的吊頂市場。
品牌聯盟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品牌,為實現特定的戰略目標,通過一定的合作方式,相互借助、共擔風險、共享利益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網絡式品牌聯合體。在吊頂行業,比較常見的是不同建材品類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品牌組成聯盟,通常涵蓋衛浴、吊頂、地板、櫥柜、木門等領域。這樣的聯盟為消費者帶來一站式購物的便捷,同時也可實現聯盟品牌間的資源共享,從而發揮出“1+1>2”的品牌效應,克服單一產品經營利潤空間逐漸薄弱的問題,拉動淡季銷售,共同抵御風險。不過,品牌聯盟也并非萬能,產品特色不同,消費群體不同,就意味著會產生各種問題。聯盟利潤怎么分,費用怎么攤,活動怎么約束,同一聯盟不同品牌間客戶資源怎么平衡等問題依然是品牌聯盟的癥結所在。
“長江后浪推前浪”,這句話放諸各行皆準。正如吊頂行業曾經流行過或正在風行中的各種營銷方式,它們推動了吊頂行業的變革和進步,也在行業的發展中將問題暴露鋪攤開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吊頂企業開始嘗試工廠團購、O2O網絡營銷等新的營銷手段,但這些問題仍將是困擾所有吊頂企業的亙古難題:市場總是瞬息萬變,玩過了團購、品牌聯盟等各種手段,未來吊頂行業的營銷方式該如何推陳出新,并能保證行之有效?